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

      虎孝君:公益生態鏈下游的基礎工作價值亟須挖掘!
      2018年11月24日 作者:虎孝君 來源:基金會論壇

      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年度盛會作為行業最具影響力的交流平臺之一,擇地在每年的11月22-23日舉辦,致力于搭建高層次的行業對話、交流、合作平臺。截止2017年年底,已成功舉辦了9屆年度盛會,累計5000多人次參會,2000余家機構參會,280余家媒體參與推廣傳播。


      微信圖片_20181123233557.jpg

      虎孝君  甘肅一山一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總干事


      大家下午好,我上臺以后都不好意思介紹自己。因為前面的視頻一直在播放“我是胡小軍,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十周年……?!眲傞_始接到邀請的時候,我對主辦方的辦會能力持著懷疑的態度,怎么把胡小軍(廣州市社會組織研究院院長)和虎孝君分不清楚呢?后來我發現主辦方的能力還是挺強的。


      (編者注:此處的視頻指羅馬街市展臺輪播的視頻之一: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十周歲,眾多嘉賓打call祝福)


      我是甘肅一山一水環境與社會發展中心總干事虎孝君,來自甘肅的一家公益機構。作為大會的最后一個環節「觀察者說」,主辦方希望我能夠從一個草根NGO的角度對此次大會做觀察總結。這兩天的會我全部了解了一下,信息量特別大,如果按照我現有的能力來做總結,還是有點慚愧的。


      我想給大家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


      去年,有一家基金會想在甘肅做一個扶貧項目,委托我們去落地實施。當時我們是先到甘肅的一個地級市,去了以后跟當地的農辦(類似于扶貧辦)去做對接。扶貧辦的主任是2003年西北師范大學畢業的一個本科生,他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大概15年的時間。


      去了以后,第一次跟他聊天的時候就感到很驚訝,他問了我很多問題,而且這些問題讓我感到很慚愧。他問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為什么要在這里實施扶貧項目?第二個是你的錢從哪來?第三個是那些人為什么要給你捐錢?我相信,無論是基金會的從業人員,還是基層草根機構的小伙伴,都會遇到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的背后是公眾對整個公益行業認知的匱乏,公眾對我們所從事的職業或我們所從事的事業的認知的匱乏。


      在整個一天半的論壇當中,我個人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我們過去一直在做公益倡導,我們什么時候可以開始公益認知的普及性教育?論壇中大家都在提很多新的名詞、新的概念,美國的、中國的、本土化的都有,針對公眾的公益基礎性教育始終都沒有被提及。這是我觀察到的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故事


      在前兩天我們召開的一個會議中,在座的有一家基金會的一個項目經理,相當于部門主任級別,算是這家基金會里面的中高層。他前段時間去美國交流學習,回來后跟他聊天,我說你到高大上的美國去學習經驗、交流經驗,那你來跟我們分享一下最后學習的成果吧?


      他就總結了一句話,他說如果我是我現在所在的這家基金會的秘書長,我只做志愿服務!我很驚訝,因為過去我們都在強調專業化、組織化,要把志愿者引向專業服務機構,作為整個公益生態鏈里面最基層的志愿服務工作,竟然成了他從美國學習歸來后給我們交分享的經驗???我感到很驚訝。


      后來他告訴我,從美國志愿者和從事志愿服務工作這些人的身上看到他們的虔誠和自信。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我們對所從事的事業表現出一種不自信,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人的改變是核心。我們關注上游多于關注下游,基礎性工作的價值并未被挖掘。


      第三個故事


      前幾天,我們在成都召開一個培訓會,全國有18個省的網絡協調機構參加了會議。我們大概有半年時間沒見面,見面以后感覺大家的話題轉移非???,遇到一位朋友,幾乎都在談轉型,從一個支持性的機構向社會企業,甚至向企業過渡這樣一個話題。


      其實這種話題轉化的背后就是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的加大,現在的購買力度已經延伸到甘肅縣一級。這種現狀對基金會的挑戰是什么?


      昨天(編者注:即11月22日圓桌論壇,主題“社會轉型背景下中國基金會十年實踐與觀察”),在十年的圓桌論壇當中大家已經聽到了嘉賓的分享,擔心我們的擔當與初心會改變等。我們用了30年時間構建起的公益生態是否能夠經得起挑戰?我們的使命是否還能堅守?

       

      總的來講,通過這三個故事,從昨天下午到現在,大家討論的話題始終貫穿了三個現代化:一個是國家的現代化,一個是政府的現代化,還有一個就是人的現代化。反過來說,我們要實現國家的現代化,實現政府的現代化治理,實現一個現代化的人的培養,需要從最基礎的工作來做,無論是公益的創新、服務、轉型,最終我們都需要從基礎工作做起,比如說公益認知的普及教育、公益參與者人的改變。


      聽了很多人在說,公益不是一個行業,是一個生態。作為基層的草根NGO,我們的志愿者恰恰是整個生態里最基礎的。今天中午(編者注:11月23日),剛好有一個人提醒了我,他說在這個大會里沒有一個人感謝我們的捐贈人,在此我想感謝我們的捐贈人,他們是最終實現轉型的現行者,在未來面臨十年、二十年的挑戰中,他們是我們未來發展的一個希望,也是整個生態鏈里最堅定的支持者,再次感謝我們的捐贈人。謝謝大家!


      本文為作者在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18年會上的「觀察者說」演講,經作者審閱修訂后首發。文章謹代表發言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微信圖片_20181120223824.jpg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博
      大胆西西裸体美女人体_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_FREEHDXXXXMOVIE_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