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年度盛會作為行業最具影響力的交流平臺之一,擇地在每年的11月22-23日舉辦,致力于搭建高層次的行業對話、交流、合作平臺。截至2018年,已成功舉辦了10次年度盛會,累計6000多人次參會,2600余家機構參會,300余家媒體參與推廣傳播。
劉斌(柚子) 第三屆金桔獎組委會代表;益微青年發起人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會有兩類朋友,一種朋友,表面和氣,但是內心戲很多。還有一種朋友是可以相互吐槽的,但彼此信任,并且不會破壞這種關系,保持共同生長的關系。
基金會和一線NGO之間,他們兩者之間是什么樣的朋友呢?從大家的笑容或者表情,我大概能領會到一些答案。
確實在公益領域,基金會相對于一線NGO來講,是長期占有一定話語權的,至少曝光率比較高。但是一線NGO的很多聲音沒有一些渠道和反饋機制反饋回來,所以在2013年五個NGO小伙伴他們就在咖啡館里面聊出了金桔獎這個想法,就是由NGO共同嚴謹客觀的調研評價基金會,并且發布一個榜單,把它命名為“中國基金會評價榜”,最高獎項為金桔獎。
到現在是第三屆,前兩屆聯合創始人實在是沒時間搞了,但是這個事還是很有需求,因為我們希望基金會和一線公益組織這兩個朋友可以越來越好,關系越來越密切,實際上第三屆是由新的公益組織來承擔金桔獎的執行。
(2013-2018三屆基金會評價榜)
我們在過去三年有哪些發現呢?
現在在這個榜單里面可以看到被調研的得到資助的NGO組織在不斷地增長(從100到200多家),但是被評價基金會的數量沒有太大變化(150家左右)。
在右邊,因為有一個境外組織管理條例,所以境外基金會的數量是銳減的,但是境內的基金會是頂上來了,可以說境內基金會已經成為目前在資助領域當中的中流砥柱。
(需要更多基金會做資助)
需要更多的基金會做資助
但是仍然讓我們不是特別樂觀的是,其實我們還需要更多基金會來做資助。比如說NGO現在獲得的基金會資助還是太少了,因為有接近4成NGO在過去三年根本沒有拿到過基金會的錢,接近6成機構其實拿到的錢也不超過一半。
大家都知道基金會數量今年有可能破7000,但是真正去做資助的基金會數量目前算下來可能還只到2%,所以太低了。
短期小額的資助占據主流,長期合作是極其匱乏的,這個時候我們換一種視角,基金會也經常抱怨NGO不太專業,人員流動性大,很多事情可能未必執行的很給力。數量又太小或者是真正NGO執行的數量太少了,我們想一想有沒有那么多的資源基礎給他們時間和空間,讓他發展成為我們所喜歡的那樣的機構。我們知道現在很多已經走得不錯的一線公益組織其實就是從小種子,小萌芽開始的,我們還是在這里呼吁需要更多的基金會來做資助。
(需要基金會更好地做資助)
需要基金會更好地做資助
基金可以更好的做資助,左邊這張圖是描述在NGO眼中一個理想基金會是什么樣子的,大家可以看到,給錢確實大家很開心,但是錢背后可以給資源,同時在資源背后里面提到理念一致,平等,專業,了解,信任。
除了給錢之外,NGO小伙伴其實也不傻,很聰明,很有自己的想法,長期在一線干的時候,知道這個事很難,也知道這里面也不太容易做得到,但是他對基金會是有自己的了解和看法的。
右邊這個圖譜是在NGO小伙伴眼中,基金會的資助官員理想的狀態應該是什么樣的,實際上在我們問卷當中,他們也推舉了一些,他們認為理想中的資助官員。這個時候可以看到真正基金會做資助的時候,即使理念、價值觀在組織層面上已經開始有認知,有改變的時候,你的資助官員的能力素質是否具有專業性也代表了基金會的門面。
我們看到在基金會資助官員專業性當中,背后還有一些理解,要耐心,要認真負責,要有很多的主動性,包括對NGO小伙伴提供尊重,包括價值觀,就是平等,反復被提及。
這兩張圖,大家除了看表面的詞云之外,能抓到更多的詞語,就是我們不斷在呼吁,咱們兩個朋友之間能不能平等一點,能不能彼此相互傾聽一下對方的聲音,能不能在你說那句話的時候,咱們多一點同理心好不好,這就是NGO小伙伴的聲音。
(2018金桔獎TOP10)
確實在過去一段時間里面,雖然資助總量很少,但是有些基金會,不只是說像NGO小伙伴想象這樣的基金會,天馬行空,現實并不存在,反而在今年十佳機構里面他們就是這樣的榜樣,讓我一口氣念出他們的名字:
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香港樂施會、南都公益基金會、福建省正榮公益基金會、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愛佑慈善基金會、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北京市銀杏公益基金會、愛德基金會、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
(2018 金桔獎TOP11-19)
接下來還有另外九家沒有進入到前十名,但仍然是進入總榜單的機構(前19家總榜單是被5家以上受訪NGO提及的基金會):
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中國扶貧基金會、北京險峰公益基金會、招商局慈善基金會、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北京市企業家環?;饡?、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
其實我們還評出了新銳資助者,在這些新銳資助者當中,有的基金會是剛剛開始做資助,但是一開始做資助的時候就已經明確表示,我就做資助型基金會了,把它放在戰略里面,這是讓人覺得很開心的一件事情。
愛慕公益基金會、安徽國禎慈善基金會、安徽樂邦慈善基金會、安徽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安徽張海銀種業基金會、保護國際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北海天寧慈善基金會、北京病痛挑戰公益基金會、北京慈弘慈善基金會、北京達理公益基金會、北京共濟公益基金會、北京合一綠色公益基金會、北京加速公益基金會、北京嘉實公益基金會、北京啟明星辰慈善公益基金會、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北京十方緣公益基金會、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會、北京市永源公益基金會、北京沃啟公益基金會、北京險峰公益基金會 、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北京陽光未來藝術教育基金會、北京億方公益基金會。(按名稱拼音順序)
同時在這些榜單當中,明眼人能夠看到有些基金會真的現在在資助領域投入資金是非常大的,資助策略也非常明顯,有自己的創新性,我們可以留意他們,也希望有更多基金會進入這個榜單。
(遇到困難最想找的基金會)
最后概括一下,在NGO眼中,我們對基金會是有評價的,甚至說我們知道在最困難的時候找哪些基金會,像壹基金、愛佑、扶貧、銀杏、南都,這是在調研當中有口碑的基金會。
(金桔獎聯合發起人合影)
最后再次感謝金桔獎的5個發起人李志艷、黃如方、藺兆星、王艷蕊、安豬;感謝第三屆金桔獎的4家執行團隊ABC美好社會咨詢社以及志愿者團隊、1kg盒子、復恩法律、益微青年,以及13家調研合作伙伴——21世紀教育研究院、愛有戲、陽光書屋、華夏公益、NGO2.0、靈析、百特教育、利州公益、維德法律、光合春田、同性戀親友會、云南連心、益修學院。
這一年我們出錢又出力,歷時9個月最終結出碩果,很開心有基金會的朋友稱贊“金桔獎”為“公益屆的奧斯卡”“含金量最高的基金會評價榜”,說明任重道遠,但始終有同行者,愿金桔獎可以越辦越好,讓所有人都記得這種酸酸甜甜的感覺。
我們呼吁讓基金會的資助更多,也能夠讓已經做資助的基金會,把資助做得更有效,但是怎么能夠更有效呢?還是回到剛才那個話題,就是兩個朋友是表面客氣內心戲很多,還是說他們彼此可以真誠的互動,真誠的交流,有這樣的對話,有這樣的機制。在基金會內部來講,你的專業背后要有一個很強的價值觀,就是愿意跟NGO小伙伴平等對話,共同生長。
PS.如果你還想知道6個分項總榜單排名、哪153家基金會被評價、深度訪談的NGO和基金會心聲以及調研設計及流程等更多細節,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金桔獎,獲得報告電子版,或點擊此處獲取電子報告。
本文為作者在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18年會上的「閃電發布」演講,經作者審閱修訂后首發。文章謹代表發言嘉賓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關于閃電發布:作為2018年會一個全新升級的演講環節,閃電發布的演講特點是:一、時間短促,必須在480秒內完成演說;二,電力十足:觀點鮮明深刻,基于調研、數據和分析,向聽眾展示自己關于基金會或公益行業的的研究成果,深入洞察行業現狀,深度剖析行業生態。閃電發布的演講者采用公開招募-議程小組初審-參會者投票的方式最終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