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

      民間公益組織代表發言:高向軍
      2013年01月08日 作者:高向軍

      高向軍,四川省儀隴縣鄉村發展協會秘書長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大家好。首先我非常感謝大會能給我們提供這樣好的機會,讓我們跟我們的“天”來說說心里話。我叫高向軍,一生都生活在大量需要幫助的貧困山區。1993年一個想幫助那些太窮人們的愿望,讓我偶然地走進了公益圈,一發不能自拔地走到今天,創立了儀隴縣鄉村發展協會,棄官從事草根公益組織建設,帶領我的團隊一路走來。


      我們的農村扶貧與可持續發展,從膚淺到厚重,從簡單救濟式的幫助到有組織地帶領貧困人們有尊嚴地可持續發展,從幫助需要幫助人們的愿望開始,走上了公民組織、公民社會建設之路。目前我們協會立足當地社會的實際,主要以扶貧小額信貸,農民合作組織建設和扶持社會資源服務的組織與孤兒救助等三個方面的公益服務活動為我們協會的核心業務。

      去年底,針對農村草根NGO面臨的共同問題,我們協會發起秦巴山區7家多年從事農村扶貧的公益組織,經過三天的集中討論,向基金會發出了我們共同的呼吁。今天我把它帶到基金會年會上來,期望基金會能更多地了解我們的現狀和傾聽我們的心聲。


      一、我們的現狀與困惑


      秦巴山區一直是中國比較貧困落后的區域。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一些國際援助組織進駐到這些區域,支持幫助建立起我們這些本土的公益組織。十多年來,我們各自在農村發展的不同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逐步成長為有專業服務能力、服務水平的鄉村發展組織,我們每個組織都有出色的業績和較強的社會影響力。


      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農村社會在劇烈的社會轉型中逐漸衰敗。社會快速地分化、分層,大量的中低收入群體被分化集聚在鄉鎮生活。而且以非??焖俚乃俣仍诔砷L,逐漸成為中國社會中低收入人群的集散地。我們生根在這些區域,與中低收入人們共同生存,貧困社區日漸增加的壓力使我們不堪重負,在面對大量需要幫助和支持的人們,我們經常處于“不申請項目我們良心不安,申請項目我們更加舉步維艱”的境地。因為大多數時候,執行公益項目都會加劇我們的生存負擔:一是在執行公益項目過程中的自我生存是我們最大的挑戰;二是我們每開發和申請一個項目的前期社會調查和申請過程中的成本壓力;三是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又會面臨更多的貧困人口的期望。


      我們在這種糾結與掙扎中艱難地前行,不計時間、不計報酬、不計個人要求的工作是我們的家常便飯,物質的匱乏和生活的困境也習以為常,超負荷的運轉是我們的工作常態。我們盡最大努力來支撐公益項目的執行和組織生存,我們中有拋家舍業,全身心投入的,有棄官投身公益的,有拿出自己房屋財產的,有拿出自己工資為員工發放工資的。十多年的公益之路把我們培養成為中國公民社會卑微的先行者。


      公益、慈善、公民社會、公民社會組織等理念已深入我們的骨髓。無論面臨多大的困難和多少的誘惑,我們都自覺地堅守在相當惡劣的社會環境中努力、不放棄。如果不是深入骨髓的信念支撐,我們中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另辟蹊經去追求世俗的成功,但我們卻矢志不渝地堅持著,因為這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國際公益支持機構快速進入中國社會,本土支持民間公民社會發展的基金會又極其有限,特別是對鄉村民間公益組織的支持就更是寥寥無幾,而集中了大量公益資源的國內公募基金會基本上只在體制內運行,與民間公益組織基本無緣。本土的公益支持讓我們感覺遙不可及,政府對我們的支持又不確定,很少有人問及和關心我們如何生存和發展。公民社會、公民社會組織需要自下而上的發展,草根NGO組織的生存難以為繼,還談得上公民社會的發展嗎?


      二、我們共同面臨的問題


      1、公益基金會普遍對農村、農村社會的現狀、農村社會在社會轉型中的痛楚、農村公益發展組織惡劣的生存環境現狀等了解不多,而我們鄉村發展組織又遠離城市、遠離基金會,加之沒有專門的經費支持我們與基金會的交流溝通?;饡r村和對農村發展組織了解不夠深,支持信心不足,致使我們申請項目和投資更加艱難。


      2、公益項目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由于信息不對稱,大多數時候我們只能被動地參與申請基金會為我們設計好的項目。而我們在深刻了解社會問題基礎上,根據當地社會實際開發設計的公益項目,很多的時候不知道該與誰去對接,也很難得到基金會的回應和支持。


      3、目前國內有限的公益項目資金基本上都只支持公益組織去開展社會服務項目,而對基層公益組織生存發展支持卻極其有限。即使有,也很少是以需求為導向的,比如有城市公益基金、公益機構發起的各種名目的能力建設培訓,各種研討論壇等。雖有推動公民社會發展的廣義,但對于草根公益組織的生存與發展的實際支持效果卻很有限。我們呼吁基金會對草根公民社會組織生存、成長給予專門的項目扶持。


      4、農村公益組織身處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偏僻之地,服務對象分散面廣,加之落后地區的社會生存環境更為惡劣,導致機構的剛性支出大。在不穩定的支持來源情況下,我們各機構行政剛性支出大致的解決辦法:

      (1)由公益項目預算支持(約30%),但所有的公益項目都僅支持本項目期的部分行政費用。而我們經常處于無項目支持。

      (2)靠在執行項目過程中,壓低項目培訓成本,項目對個人補貼用于行政的剛性支出(10%-20%)。

      (3)通過個人影響力爭取政府有限的支持(10-20%)。

      (4)由法人個人承擔和就地化緣解決(10%左右)。


      5、鄉村公益機構,社會服務項目需要工作人員要具備能進行對分散農民的組織、教育和對其發展支持予以引導的能力。而我們所處邊遠的地區,有知識有能力的大多數都流向城市,加之機構沒有人員費用,沒有穩定的來源支持,無法招聘足夠的工作人員。因此,一方面增加機構對招募員工更大的培養成本,另一方面,機構員工承擔著及其繁重的工作量。以我們協會為例,協會員工基本上平均日工作時間在十個小時以上。由于農民沒有禮拜天,沒有節假日,因此我們的員工基本上沒有節假日和禮拜天,而且沒有加班補貼,年工作時間在320天到350天之間。


      三、我們共同呼吁


      我們呼吁基金會關注和支持大量中低收入人群聚集的縣以下的鄉鎮區域,因為中國的中低收入人群正在快速地在向這些區域聚集和膨脹,而這些區域的社會服務工作是很弱的。將農村鄉鎮作為公益支持的重點區域。


      我們呼吁基金會把公益資源向潛伏在縣以下的鄉村發展公益組織傾斜,設計開發專門支持草根公益組織——特別是偏遠山區的農村發展公益組織——生存發展的公益項目。扶持草根公益組織在服務鄉村的過程中良好地生存和成長。


      我們呼吁基金會根據基金會的宗旨和現實需求,挑選相關的鄉村發展機構,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而不僅僅是投資方與執行方的關系,建立相對穩定的項目申請渠道和穩定的支持渠道。


      中國社會草根公益機構的公益之路漫長而艱辛,我們請求基金會聯合發起推動公益資源向中國西部縣以下中低收入人群聚集的鄉鎮區傾斜。發起基金會共同商討支持草根公益機構生存的聯合行動,我們深深地懂得離開你們的信任和支持,我們將希望渺茫,難以繼續。


      最后,借此機會我要感謝支持幫助和與我們合作的基金會,對我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謝謝你們。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博
      大胆西西裸体美女人体_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_FREEHDXXXXMOVIE_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