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

      鏡義法師:東林凈土文化基金會的實踐
      2011年11月29日 作者:鏡義法師

      鏡義法師:江西省廬山東林凈土文化基金會副秘書長,東林慈善功德會會長)

       

      尊敬的學誠大和尚、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各位居士,現在我代表東林凈土文化基金會對東林的事情做一個介紹。


      東林凈土文化基金會是2006年在江西省民政廳注冊的一個基金會,專門成立了一個東林慈善功德會部門從事慈善事業,東林凈土文化基金會是2008年4月15日成立,我介紹一下我們的理念。

          

      我們組織的使命是實踐慈悲濟世的菩薩行愿,推廣凈土理念的臨終關懷。東林寺是一個凈土宗的道場,凈土宗的發源地。凈土宗也是我們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在中國有非常深厚的文化淵源、歷史影響,我們凈土宗的教徒,同時對民眾也提供佛教凈土宗的服務功能,同時它是我們中國八大宗派之一—大乘佛法的一個代表,所以我們也是菩薩精神的具體體現。

          

      在這個時代當中,我們需要大乘佛教的思想,菩薩的精神在這個世間能夠弘揚,同時在我們每一個佛教徒身上得到體現,但是我們幾十年恢復宗教進程以來,往往在教理上、知識上比較薄弱的,把菩薩真行落實到我們每一個佛弟子行為方面做得不夠,所以我們重點提出來,把大乘佛教的精神真正在我們每一個佛子弟身上能夠踐行,所以要世間慈悲濟世的菩薩行愿。

          

      第二是推廣凈土理念的臨終關懷,現在臨終關懷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研究課題,同時也是我們整個社會出現的一個新的課題,臨終關懷對于我們一個人的生命臨終的時候非常重要,臨終不但是我們生命的一個階段,同時是我們生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時期,我們能夠把握好臨終的時刻,也可以把握好我們生命的軌跡,所以臨終關懷對于我們整個佛教界、對于凈土宗、對于念佛人士非常重要,但是這種臨終關懷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體系的、具體運作,以及一個組織化的關懷。

          

      所以在這個時代當中,我們佛教,特別是東林寺凈土宗有這個責任、義務需要發展臨終關懷,形成一個理論性、體系性、組織性的、對社會的臨終關懷事業,所以要推廣凈土理念的臨終關懷。

          

      我們的組織愿景是積極入世、凈化人心、提升道德、和諧社會,悲智雙運、拔苦予樂,信愿念佛,同登極樂。在這個時代,社會很容易出現道德危機,所以提升當代人的道德和諧社會是我們佛教界所負的責任—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積極入世,同時我們也有佛法的智慧、慈悲,然后救世間拔苦予樂,同時,在這個時代,勸說我們有緣的信眾信愿念佛,同登西方極樂世界。

          

      我們組織口號“人間菩薩,彌陀使者”。我們做的很多事情都是靠我們的志愿者完成的,剛才張司長說了,我們佛教是要遵菩薩行,我們是去救助眾生,但是更重要的是牽扯到自己、牽扯到每個人菩薩的道德、菩薩的使命,所以我們要做人間的菩薩,同時我們要幫助引導更多人能夠信愿念佛,往生西方凈土,做彌陀的使者。

          

      我們的發展模式是以東林僧團為指導,以東林凈土文化基金會為依托,以居士群體為核心,以志愿者為基礎的全國性的慈善組織。

          

      我們的慈善方式,以佛教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不分種族、不分國家、不分信仰、不分善惡、不分親疏,對一切苦難的民眾予以誠摯、平等的關懷和救助。

          

      按照我們普賢菩薩的精神,“于諸病苦,為作良醫。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暗夜中,為作光明。于貧窮者,令得伏藏”。

          

      我們的慈善組織的夢想,濟世利民、拔苦予樂、使社會民眾得以老有所安、幼有所養、疾有所醫、困有所解、難有所救。這是一個世界的宗教,在這個社會當中,需要我們宗教人士去濟世利民、拔苦予樂,需要我們去為菩薩救助眾生,同時在救助眾生過程當中成就了我們自己。

          

      第二個出世目標,是傳達大乘佛教的慈悲救助精神,讓廣大的民眾對我們佛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接受,現在很多民眾對我們佛教有一個誤解,認為佛教出現各種問題,或者是拜金的佛教,或者是迷信的佛教,但是我們需要積極入世,使民眾對我們有所了解。

          

      我們現在有八個部門,有臨終關懷部、慈善門診部、項目部、教育教育培訓部、宣傳部、推廣部、人力資源部。

          

      我介紹一下我們慈善的一些項目,現在我們成立了一個慈善門診部,臨終關懷、做慈善醫療的事情,下面還有一個臨終關懷、居家關懷、安老關懷、助學扶教、賑災克難。

          

      我們慈善門診部是2007年4月15成立的,這個門診部主要幫助貧困的民眾解決無錢治病的一些問題,當時在2007年,醫療是一個大問題,所以我們在九江市設立這樣一個門診部,對所有的患者,低保戶、貧困學生和出家人都是完全免費治療的,對于社會民眾,我們收一部分藥物費,但是在九江市的范圍之內,展開過義診孤兒院、敬老院,同時這個門診部還有一個大病救助的功能,包括我們還送一些白內障患者到北京治療,我們送了四批白內障患者,這是第二批術后恢復光明的白內障患者在北京留影,他們非常歡喜。

          

      我們有大病救助的項目,這個小孩是甘肅的,他得了一個腫瘤,當時甘肅的志愿者把他報告給我們總部,通過手術治療,這個小孩治好了,對門診部不能治療的病,我們出錢,主動給他聯系醫生,給他治療,這個大病救助資金已達到四五十萬,這是救助上海的一個患者。

          

      東林慈善安養院做臨終關懷,臨終關懷是我們東林慈善的主要慈善項目、核心項目,因為我們是佛教凈土宗,凈土宗的臨終關懷思想是最契合這個時代的,所以臨終關懷是我們東林慈善一個主要項目,2009年10月,我們成立一個東林慈善安養院,現在安養院收養了40多位老人,這個安養院同時還承擔一個臨終助念的任務,兩年時間,我們資助了一百多人,往生的有50多人,往生的瑞相非常好,老人身體柔軟,有的很多有瑞相的。我們計劃成立一個一千人的安養院,現在我們已經拿到土地了,馬上要動工,我們要把臨終關懷事業做好。

          

      主要從三個方面展開臨終關懷事業:

          

      第一從臨終關懷的理論方面,我們有一個優勢,就是成立安養院,有一個自己的實踐,然后從佛教的經典當中,從社會各界人士當中,發展出關懷理論這樣一個體系。 

      第二,我們建立安養院形成臨終關懷的組織架構。

      第三,我們希望把臨終關懷推廣到民眾、家庭中去,希望得到社會、政府部門的支持。

          

      這是關懷一些低保價值,這個人五歲得了小兒麻痹癥,后來他母親去世了,他生活在這個環境里,屎尿都在這里面,后來我們把他接到我們的療養院。

          

      我們療養院照顧他,給他理頭發,他從小是小兒麻痹癥的孤兒,現在已經50多歲了。 這是臨終關懷的情況,這個是一個流浪漢,被我們救助,當時安養院還沒有辦起來,

          

      這個是14歲的小姑娘得了白血病,送到我們那兒,往生了,她往生的時候面帶微笑,身體非常柔軟,她家里面還給我們寫了一封感謝信,她的父親非常感動。這是居家關懷。這是我們的志愿者去關懷。還有安老關懷,我們有六家安養院,志愿者以佛教的理念去關懷老人,幫他們信佛念佛,有的老人都接受了,這個關懷效果非常好,有的敬老院,老人希望有人看他,他們有些習氣很難管理,他們信佛念佛以后,安老院非常好管,我們的志愿者帶他們念佛。我們每年一百萬資金助學。

         

      賑災克難,我們2007年成立,2008年汶川地震,我們去了地震現場,我們施粥。我們在東林寺,從九江出發,拿了一卡車藥品過去。

          

      這是水災救災的時候,我們在玉樹救災,我們給了他們30萬塊錢。這是我們東林慈善基金會的一些簡單介紹。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博
      大胆西西裸体美女人体_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_FREEHDXXXXMOVIE_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