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會開得確實是非常好,我這個人很挑剔,要我說好,確實是不容易的。這個會不僅是大會組織得好,形式多樣、活潑,思想劇烈撞擊,而且分會場組織得非常好,把各種搞投資的、資助的、社會戰略的英國人也請來了,整個安排非常系統,也很周嚴,中間有跌宕起伏的情景,同時也不乏理性規范,所以確實是做的很好。
要把復雜的系統,豐富的大會進行總結,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很認真,做了筆記,但我還是沒辦法按照羅列式的做總結。按照我的風格,有些東西也是我想講的,但是我企圖理解各位的心,理解不對的話,是我的原因,理解對了,請給我掌聲。我的標題是:稚嫩的肩膀,沉重的使命。這是第四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試總結。
我們從歷史角度看,中國正處在一個社會轉型期,是社會市場構建的歷史機遇期,為什么這么定義?我們講現代化,現代化是迄今為止倒算200年以來,全世界各民族發展的國際競賽。本來現代化是荒謬的詞匯,因為時間是不可能倒轉的,每個人生活在現代,那什么叫現代化呢,現代化是定位國與國的差異,為了在差異中找標桿,因此出現了現代化這個詞匯。
如果按普世標準講現代化,絕對沒有四個現代化,只有三個現代化,是哪三個現代化呢?經濟市場化、社會市場化、政治市場化。如果這三個市場化完成了,你就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F代化是指工業,或后工業文明的經濟市場化、社會市場化、政治市場化的社會取代農耕文明的君權神授、民權君授的身份化社會。市場化取代身份化是什么過程?市場化最本質的特征就是平等加競爭等于公平。所有的市場化都必須滿足平等加競爭等于公平,市場化平等競爭的原教旨主義的三大構建,有這三個構建才能叫市場化,第一個構建是完全平等地參與競爭的主體。如果在里面打球的人是有身份的,那就不是市場化。第二條,周嚴細致并且公開成文的公行準則。第三條要獨立公正并接受監督的裁判系統。有這三個基本構建后我們才能稱為市場化,只有這種市場化才可能產生公平,也才可能產生效率,否則就不可能產生公平和效率。
中國的百年探索與犧牲到鄧公手里才找到了推動中國現代化的理性秩序即東亞模式,先搞經濟市場,再建社會市場,最后建政治市場。撇開爭議,先從建立經濟市場開始,經歷了30年,到了今天我們處在一個關口,要建立社會市場。因此中國正處在構建社會市場的歷史機遇期。
第一,中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人均GDP是5千美元。
第二,中國經濟結構進入內需自循環邊界,所有現代化國家,一開始都要依靠對外擴張把工業撐起來,然后再靠內需完成城市化。到了這個點為什么可以?因為自己的內需可以支撐循環,可以讓我們走出這個怪圈,50%城市化問題不大,盡管我們會犯錯。
第三,中國城市化50%之后,中國第一代富人已經初具規模,雖然富人比例沒有美國大,但是絕對數量超過美國。因為人口基數大,中產階級迅速崛起。中產階級說到底是依靠服務業開始的,也包括做非政府組織的人,剩余財富、剩余時間積累,為公益提速準備了必要條件,未來十年中國一年5千億捐款是沒有問題的。
第四,中國的基尼系數到了0.5,已經到了不可忍受的分化階段,政府由于重返經營領域與民爭利,公正維護嚴重缺失,公共空間嚴重缺失,經濟市場公平性界限顯得模糊。
第五,除此之外社會還有心理問題,社會過度物質化,新富人群和新中產階級精神迷茫,心靈煩燥。最近廟里的大師跟企業家的對話急劇上升,各個大飯店的沙龍都有高僧出入,很多企業家成為學生在下面打坐。
第六,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互動加速這種社會沖突,彰顯公共空間缺失和呼喚志愿精神與社會變革。如果沒有互聯網我們沒有今天這么敏感,社會也沒有壞到我們想象中這樣。因為有了互聯網,把圖像放大了,因此現在讓我們國人心里的煩燥程度相當的沉重。一個推動社會改造與轉型,構建社會市場的歷史時代已經到來。
非公募基金會稚嫩的肩上落下沉重的歷史使命:非公募基金會一經開閘迅速崛起,在人類的公益發展史上,我沒有做過比較。去年達到1500多家,超過公募基金會20多年數量的20%。但是會議上很多討論,非公募基金會的肩膀依然年輕稚嫩,比如體現在1500家有215億資產,平均每家1300多萬。但是高?;饡恳粋€都是一億,幾億一扣,中位數以下200多萬。非公募基金會從邏輯上來講,應該是捐一筆錢不動本金,主要靠這筆基金產生的盈利收入支持公益事業,但是如果只有200萬,邏輯上有一點扯。200萬即使放小額信貸,收入也就幾十萬,做公益稍微有一點薄弱了。是否所有的非公募基金會投資人都想好了公益基金會意味著什么?這是值得追問的話題。
50%以下的組織年收入只有200多萬,年支出只有166萬,每個基金會全職人員只有2.9人。還有一個數字很有意思,只有23.4%的基金會在做投資,如果是公募基金會可以理解,非公募基金會的宗旨就是拿一筆錢去投資,賺了錢去做公益,現在只有23.4%在做投資,這就有點費解。當然這就是中國的非公募基金會,我們就是從這樣的起點開始我們的未來。只有6.4%的收入來自投資,投資回報7.7%,還不錯。按照國際慣例這么多的基金會大多數應該是資助型的,但我們只有13.5%。從這些數據看,非公募基金會的行業依然稚嫩,治理和管理還在探索中成長,還有諸多的問題,比如說理事會的結構,是不是由捐款人管等等。
在這種條件下面對的問題是:中國公益的現狀和期許?,F代公益始于經濟市場化的必然結果。中國的公益是早產的,天生不足的,怎么不足?第一是用斂財補充財政收入的不足。第二,政府可以接受慈善的捐贈。第三,事業單位可接受慈善捐贈。第四,官辦公募基金會的市場壟斷,這個市場壟斷基本上是發揮老干部余熱,讓老干部多干幾年平衡社會矛盾。這樣一種早產,現在也沒有什么理由說它不對,它已經這樣發生了。歷史是這樣發生的,中華民族就像奧巴馬上臺講的,中國沒有西方這套東西以前,他們已經蹣跚走過了5千年的歷史,這個民族是這樣走過來的。
中國公益組織存在很多的問題。
第一,公益等于慈善、慈善等于做好事,做好事等于學雷鋒和積德行善。在這個等式中把中國公益給閹割掉了。公益不等于慈善,慈善也不等于做好事,做好事也不等于學雷鋒。但是我們這里是一回事。學雷鋒說到底是強行的計劃經濟情況下塑造非人典型讓人們學習的政治沖動?,F在公益首先必須是人,尊重人的需求為第一需求,人需要愛己、愛家才能談得上愛社會和愛國家,一個不愛老婆、不愛家的人說愛國是瞎扯淡。
人首先要擔當家庭責任,然后才是社會和天下的責任,學雷鋒的問題是,從根本上沒認識自己的責任,只剩下一個空殼子,因此這兩個概念相距千里。積德行善就不說了,為什么要積德,我又沒有干壞事,積德行善是一種交換思想。
第二,公益組織繼承政府的治理模式,不是公司的治理模式,而正常的公益發展,從市場經濟發展看一定是繼承公司的治理模式。
第三,封閉性以及對中介和各種人類文明成果的橫向聯合與利用。這次把做股票的請來,就很好。
第四,既不是自由結社又非社會自治,無法發育出現代公益與公民社會。
因此,承負中國社會改革與公民社會發育的社會市場構建才剛剛破題,破題的標志就是中國允許非公募基金會注冊成立,這樣一來大家看到,歷史代表未來的重責,落在了非公募基金會稚嫩的肩膀上。
因為第一,始于自由結社和社會自治的現代公益原教旨主義精神,是真正的公益;第二,較好地從公司治理方式中延伸出來,有經營精髓而非官僚精髓;第三,人才選拔和工資待遇可以遵循市場化的原則;第四,非公募代表公益的未來?!胺蝻L,起于青萍之末”,我相信中國的非公募基金會有那一天。第五,是自身發起,要推動公募基金會的改革,要公益的大融合和社會改造與轉型,現在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關乎到中國公民社會的未來,絕不要妄自菲薄。
今天這個會是有糾結之心的一代與自由之心的一代的撞擊與協同。老的慈善一代擁有一顆奮斗但糾結的心,徐永光、王振耀、馮侖、楊團、盧德之、朱衛國、江明修、朱健剛、陳開枝、劉小鋼、何道峰……,我們心理有太多的歷史情節,雖然我們想自由,但是心做不到完全無拘無束自由的飛翔。但是在會上新的公益一代擁有一顆職業且自由的心,像竇瑞剛、李勁、沈彬、來超、陸非、子雯、金媛影、尼娜、楊鵬、胡紅,他們很自由,還有許多成千上萬的自由青年正在加入進來。
所以在中國公益社會改革運動中的遭遇與撞擊,第一是在公益理念及其哲學思考方面的撞擊,第二是制度和法律層面的思考撞擊,在基金運作經營技巧方面的撞擊,在組織戰略及機構理念方面的撞擊,在資助策略與管理運行方面的撞擊(這次你們討論很好,可以運用PE基金的方法,可以做一部分中期理財,也可以做一點短期理財的配比,一定要做資產很好的配比和委托),在籌集合作與傳播方面的撞擊,在人力開發及項目管理評價方面的撞擊,在存活與發展策略方面的交流與撞擊等等。公益歷史使命對協同的歷史互換撞擊過后留下什么?我希望留下思考和行動。
歷史需要公益界大數量及技術性的協同,我們應該從技術層面著手尋求協同,比如說要在對話中尋求協同,要在協同中尋求創新。作為大會成果,我跟永光同志商議,2013年本人致力于推動舉行公募基金會論壇,要做出的努力會很多,但是我會努力的。爭取讓公募基金會展開兩年之后,2015年后公募和非公募論壇交流。我們爭取開一千人的大會。作為大會成果,舉行中國扶貧基金會與格?;▽υ?,聽取洪波的報告。如果那十萬塊讓她招標三次的是中國扶貧基金會,不管是什么理由,都需要改進,我都可以代表這樣的作為向洪波同志道歉。作為大會成果,舉行中國扶貧基金會小額信貸項目與高向軍女士的合作探討。
最后講個人體會。
內修外行、果敢堅毅,在歷史突圍中探求生命的本真與價值。人為什么來到世界?有前緣嗎?有使命嗎?人的生命中很多不確定,但是死亡是確定的,你準備好迎接那一刻的到來嗎?這么重大的命題對每個人,不管是愿意不愿意,其實都不時在心目中回響。像我聽得見死神召喚的人,我50歲就能聽到死神的召喚,我能感覺到跟死亡的距離,我更要叩問人生的真意。
做公益這一行要內修外行,對外要必須采取行動,只有行動才能證明你的價值。每個人都很忙,沒有時間反觀內心,當我們反觀內心,會發現很多東西不是忙就有意義,有很多忙其實都是垃圾。為何不清除那些垃圾呢?進入公益要有柔軟而果敢的心,沒有柔軟的心進不了公益。但是要獻身公益需要有堅毅的心,改革本身就是違規的過程,你要做公益,本身也是違規的過程,如果你不準備好、不敢違規不要干這活。但是你要發菩提心,如果你心中有菩提,心中有光明,你有何怕。有堅毅的心,我理解各位在創業初期,相當的不容易,很難,我一生都在創業,我創完這個業就創那個業。在我們行業中,多討論一些技術——這個會議討論了很多技術問題,少談主義,不要簡單分類,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不是敵人,里面同樣有朋友、同道,非政府組織和政府不是敵人,那里面有你的同道。
不要簡單分類,要推倒橫在人心之間的高墻,找到“臭味相投”的人謀我們共同認為有價值的事。我們還要突圍與磨煉。中國現在有很多困局,很多事情解決不了,王振耀、徐永光等在推動法律方面可以起作用,我是起不了作用,但是不等于說我沒用。因為我還可以磨煉自己,磨煉本身是為了改變這個制度做準備,每個人做的事只要形成群體效應一定會影響這個社會。
我做小額信貸,做了17年,從來就是“非法”的,沒有執照。但是我只要把這個錢放給窮人收回來,讓他自立,誰要抓我,OK,請,我今晚就去。我很渴望,我堅守了17年還沒有合法的執照,如果我要做到100萬,可能有人覺得,不給我這個執照就不是東西了,他自己要著急了。通過我們做終究會影響社會的改變。
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這些組織的領袖,有精彩的人才,有精彩的領袖,沒有徐永光怎么會有希望工程?如果沒有洪波,哪有格?;?,每一個偉大的組織,都是一個精彩的人創造的,你要進入公益領域,別把自己看成無名小卒,你就是領袖,你就是精彩的人,你就是影響著改變這個世界的人。誰說這個世界靠偉大領袖改變的?這個世界都是由平凡的人,有夢想的人改變的,既然各位有夢想坐在這里,你讓你的精彩成就這個組織的精彩,你就成就了這個國家的精彩。
但是每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和成為精彩的路都是不簡單的,你看人家坐敞篷車看人很輕松,其實坐在里面的一點都不輕松,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個苦難的童年,所有成功的人都有一段苦難的經歷,上帝要成就你對生命本身的認識和對無限未來的期許,必讓你經歷磨難和考驗。各位兄弟,我也經歷很多磨難和考驗,張開懷抱,迎接、擁抱和享受這種磨難和考驗吧,這個過程原本是燦爛和美麗的。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