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

      區域公益生態建設研討會暨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年會山東會場在博興順利舉辦
      2020年12月06日 作者: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 來源: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

      11月25日-26日,由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秘書處、山東省慈善總會、濱州市公益益慈善聯合會、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山東省社會創新發展與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區域公益慈善生態建設研討會(山東)暨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年會山東會場在山東博興順利舉辦。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4.34.png

       

      山東省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山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山東省扶貧開發基金會、山東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山東省中投慈善公益基金會、濟南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濟南市關愛退伍軍人基金會、泰安市泰山慈善基金會、濟寧市微愛青少年發展慈善基金會,部分市縣慈善總會負責人,全省14地市的70家一線公益組織和部分企業家代表應邀出席本次會議。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4.49.png

       

      會議由山東省社會創新發展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燕操主持。



      公益精英分享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5.11.png

       

      濱州市公益慈善聯合會會長、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萬春玲首先代表主辦方致開幕辭。萬理事長熱忱歡迎各位嘉賓的到來,本次論壇以“區域公益慈善生態建設研討”為主題,就公益慈善事業的定位、發展,融合、跨界以及公益社會基礎的未來走向、品牌項目的打造等領域廣泛開展討論,希望大家通過公益精英們分享,相互啟發、相互交流、相互借鑒,一定會有全新的認知,也必將進一步推動山東地區公益慈善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5.21.png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社會工作系主任、山東大學殘疾人事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濟南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葛忠明教授對《慈善事業的定位、社會基礎和可能走向》進行講解,他指出生態建設在實踐中很難進行所謂的頂層設計,更多的是推動者、實踐者的格局視野和對于時局、機會的敏感度。這對整個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及時對相關實踐進行經驗梳理和專業總結,也是學術研究領域的時代責任。中國慈善可能的走向包括:更多的社會參與,可持續性面臨挑戰,募款規模略有上升,服務項目、服務產品多樣化,慈善事業的重要性可能將被更多強調。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5.31.png

       

      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劉愛蓉發表《企業基金會與高?;饡亩嘣献鳌返闹黝}演講。劉秘書長向大家全面介紹了樂安慈孝的公益初心和品牌產品,并就樂安慈孝與高校教育基金會的多元合作做了重點剖析。同時,她講到:科技創新與公益慈善事業是同生共融的,也是相互促進的,未來科技創新賦能公益慈善事業新發展,必將構建出全新的公益慈善生態新模式,全社會也會逐漸感受到科技向善的力量。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5.41.png

       

      共青團山東省委維護青少年權益部部長、山東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負責人陳玉娟為大家做《基金會如何打造品牌項目》的經驗分享。品牌代表一種承諾,希望小屋在成立之初,就重視品牌的建設,共青團山東省委深耕青少年精準需求、切實將希望小屋打造成服務貧困青少年成長的新的示范工程,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大支持和認可。在2020年度99公益日期間聯動16市、136個區縣的170多家青年社會組織募集資金3280萬元,位列全省公募基金會第一位?!跋M∥荨笨焖俪蔀樯綎|公益的品牌項目。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5.51.png

       

      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公眾捐贈人發展部張鑾明主任基于壹基金的經驗對基金會公眾募捐前沿進行分享。他簡要分享公眾捐贈對于公益組織的重要性,同時梳理了當下互聯網平臺募捐的主要特點,提出未來籌款有三大機會需要關注:月捐、區塊鏈技術、注重機構品牌影響力引導。月捐是最能代表壹基金“盡我所能、人人公益”的核心價值理念,它倡導社會捐贈文化的轉變,真正把公益變成一種生活方式,對于區域公益生態也會起到助力。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6.01.png

       

      南都公益基金會彭艷妮秘書長對南都公益基金會支持公益行業生態建設的實踐進行分享。她從政治、經濟、社會、科技、自然環境、法律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公益慈善生態環境,雖然外部環境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增加,但公益行業仍有發展機遇和空間?,F在,公益生態系統已經形成,多種力量、多元發展,各類主體間互相影響,但總體上力量分散,協同嚴重不足。地方公益組織具有“在場優勢”,通過發揮其“在場優勢”,解決區域內橫向和縱向協同不足的問題,才是激活“最后一公里”的關鍵。



      線上大咖分享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6.12.png

       

      11月25日下午,作為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2020年會山東會場,與會嘉賓一起線下出席由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共同承辦的“公益慈善基礎設施的回顧與展望”平行論壇。

      該論壇由南都公益基金會名譽理事長徐永光先生致開幕詞。山東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彥龍先生、山東省社會創新發展與研究中心執行理事張健先生出席,并分享了山東地區推動公益生態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經驗模式。

      本次論壇通過報告發布、行動案例展示、行業觀察與探討等方式,從基礎設施的視角,呈現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當前面臨的關鍵需求。



      研討會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19.49.png

       

      研討會上,趙紅、黃鳳梅、趙魯、趙芬等山東活躍基金會負責人和一線公益組織負責人、部分本土公益品牌項目發起人開放交流,分享各自機構業務和發展戰略,剖析各自發展機遇與痛點,暢談對本土公益生態建設內涵與行動方向的感受。省扶貧開發基金會、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泰山基金會等伙伴紛紛表示,在前期以各種方式團結資助一線伙伴行動基礎上,要進一步強化行業聯動,強化伙伴共識,以項目合作、聯合籌款、技術支持等多元方式更好支持一線服務機構的發展和業務開展,共同解決本土社會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協助更多父老鄉親擁有更多的生活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項目發布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6.24.png

       

      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鄭召玲部長代表山東省樂安慈孝公益基金會和山東省社會創新發展與研究中心,對山東心智障礙者服務網絡項目進行發布和詳細介紹。樂安慈孝基金會和山東省社創將一起啟動項目資助,聯融更多關注心智障礙者群體的公益夥伴,共同推動本議題領域的社會公平和社會融合。


      屏幕快照 2020-12-06 下午8.26.37.png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愿我們以此為機,在區域公益生態建設中,攜手并肩,聯融聚能,一起用愛和希望迎接“善時代”的到來。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博
      大胆西西裸体美女人体_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_FREEHDXXXXMOVIE_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