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沒有聽到大家的掌聲!謝謝!
自我介紹一下,我叫劉松,來自湖南弘慧教育發展基金會,大家可以放心,這個紅會不是紅十字會的簡稱。行業中經常講一句話,公益行業招一個人是非常難的,非常痛苦的,我個人有一個觀點,公益行業要招到合適的人才,就像在火車站等一個飛機,你可能左顧右盼,但是很難等到。我們要反過來想,我們的NGO,我們的這個公益組織,真的需要這么多人才嗎?有80%的NGO的人數都是10人以下的,這一點我想大家都是認可的,我們的工作可能是今天就是干財務,明天我們可能是干課程,我們的工作都是階段性的,我們作為一個小廟,我們想盡辦法做成大城之后,我們發現大城里面待著是很郁悶的。另外一點,我們作為NGO,還是發展基金會,我們真的準備好了招這些人才嗎?我們持的一個觀點是,我們認為這個錢花在項目上,才是真正意義的把錢花在刀刃上面,但是實際上如果我們把錢花在打造高績效的一個組織,我們來更好的進行一個組織管理,這樣反而招到合適的人才,反而會留住他們。
最后祝大家招到合適的人才。謝謝。
邁克爾:各位機構負責人,今天是12月1日,全球艾滋病日,請記住艾滋病已經大約在全球殺了4千萬人,讓我們聯起手來,阻止艾滋病。我是50后的國際自愿者,從德國來的,十年前在云南、四川、重慶做農村發展、農村幼兒教育、農村預防傳染病等等工作。
10年在中國,我還是一個新兵,我們現在有兩百多年輕人,很多事情很成熟,很多事情還是要摸索。對于人才發展,我有三個觀點:一,每燎原需要一個火花,每一個社會變革需要一個實踐者。解決農村孩子獲得幼兒教育需要100萬老師,解決城市污染需要50萬街道社區積極分子。所以,百年樹人。二,大量人才從哪來?從目標人群來,一個赤腳醫生比沒有醫生好,一個義工輔導員比沒有老師好,所以我們要培養目標人群的帶頭人,給他們三四個禮拜的入職培訓,每個月在職培訓,安排一個互助小組,安排一個在基層工作的導師。三,怎么去做培訓師的培訓師,我們需要培訓師,他們是誰,昨天我們討論的青年的積極分子,機構領導直接指導他們,你自己沒有時間培養他,那就讓他們邊干邊學,對事后的變化會更清楚。
最后希望我們3000多個基金會,每基金會每年培養500個一線實施者。
周堅:謝謝主持人,謝謝各位,我叫周堅,來自建輝慈善基金會。作為項目官員,我認為項目官員要行走在路上,跑到一線去,所以我自己很喜歡這個狀態,除了移動辦公,還可以戶外活動,非常享受。今天來到這里,看到人才濟濟,相聚愉快,但是必須給大家提個醒,中國公益事業的發展,是伴隨著社會大量的惡性事件產生的,小月月,地溝油,無良排污,還有毒奶粉,我一下子記不住這么多,還有校長要跟你開房,哇,真的是一年又一年,不勝枚舉,不斷的沖擊我們的道德底線,我們生活其實是在一個最缺“德”的時代,所以難怪中國在本年度世界的捐助指數倒數第四,當我們離開氣氛熱烈的會場走到街上去,面對的依然是周遭冷漠的世界,時不時手機里面的微信,還有微博,蹦出不可思議的新聞。我們不是去解決問題嗎,我們不是去改變世界嗎?世界因為我們變得更好了嗎?會場中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話,又一次來到了深圳,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這樣的話,多少證明了我的朋友在上次慈展會做的判斷,原來是公益人自己在玩,行善本來是普羅大眾的事情,沒有基金會,沒有NGO之前,慈善的力量已經廣泛的存于人心之中,多少個體慈善者自發自然的幫助別人,這不是我們的同盟軍嗎?但是公益組織大行其道的今天,他們被邊緣化了,被忽視了,這些人應該是值得被支持,希望大家和我們一起關注個人慈善領域,去融化冷漠,溫暖人心,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