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

      徐永光:公益慈善組織不要妄自菲薄,要建立自己的主體地位!
      2016年12月01日 作者:徐永光

      2016年11月23日,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2016年會在上海圓滿閉幕,此次年會無論從議題設置還是服務形式上來說都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泛好評,我們將陸續整理出此次年會的精彩內容,供大家回顧和體會。本篇為您呈現23日閉幕式上徐永光老師的總結發言。


      640-37.jpeg

      徐永光,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



      第一屆非公募基金會論壇,非公募基金會是846家。今天是3706家,我算了一下后面8年增長了4.3倍。這樣的速度年增長率是多少,大家可以計算一下。第八屆非公募基金會論壇可以說是圓滿結束,而整個非公募冠名的論壇完美收官。


      明年“公雞母雞”一起上,希望可以孵出更多的“小雞”。


      11月份,我在五個平臺上站臺,11號是中國社會企業、社會投資聯盟及正和島共同推出的十個大獎,大家要關注。第二個平臺是銀杏基金會,現在已經有98名銀杏伙伴。前面我開了兩天會,我激動到什么程度?和這些年輕人在一起,我的腰不太好,結果我也參加俯臥撐比賽,可以做30多個,這是童子功(笑)。


      這次論壇,其實我又站了三個平臺,一個是中國好公益平臺,第二個是基金會中心網(本身就是平臺)和百度的戰略合作;第三個非公募基金會論壇這個行業平臺,民政部評價是準行業協會(曾給過這樣的評價)。這是聯合,這些平臺不是一家玩,這個平臺一個接著一個出來,不是一家機構玩,是一群人一起玩,有著共同價值觀和目標的機構走在一起,現在的一個經濟說法叫做平臺經濟。其實平臺經濟和共享經濟對我們公益行業有很大的推動,公益更應該合作,大家更應該共享各方的價值和資源。


      我快要結束我在南都基金會理事的身份,就要下臺了,今天還登了三次臺。我現在還要站中國好公益平臺。這個平臺,我是召集人,我覺得很好,南都理事會也覺得不錯,因為這個平臺是共建的,由15家共同建立,并且平臺是開放的,以后越來越多機構都可以進來。到時候我不是南都的人了,在南都沒有身份了,我來做召集人可能就不是代表南都,就更超然了,如果是共建委員會2/3人投票不讓我做,我就回家徹底過退休的生活(笑)。



      這是我參加的六屆當中最好的一屆,嘉賓跨界帶來很多思考


      這次是第八屆論壇,我參加了六屆了,我認為這是我參加的六屆當中最好的一屆,好在有新的沖擊,讓我們受到一些振動,主講嘉賓有跨界的安排。本來我可以邀請俞可平過來,但他說這個時間不合適(他是很愿意來的)。這三位跨界嘉賓(楊平是半跨界),他們給我們貢獻了一些信息和觀點,確實給論壇帶來了一些新的思想。薛瀾教授講的對我最有沖擊,他舉了匹斯堡從衰弱到振興的背景。匹斯堡作為鋼鐵城市,曾因為美國產業的變化而衰弱,但現在的匹斯堡生機勃勃,這是因為什么?因為卡耐基遍布匹斯堡的非營利組織還有匹斯堡卡耐基大學。正是因為這些非營利組織的活力,讓一個產業衰弱的城市重新煥發活力,這叫做力量。


      馬慶鈺教授算出了GDP——4000億(馬慶鈺:我們研究團隊測算的結構是2014年社會組織GDP不少于3900個億)。所以我們不要覺得我們什么都不是,不能妄自菲薄,我們還是有一點份額的。他又展望了未來——十三五規劃結束到2020年基金會數量將達到一萬到一萬五千家,GDP可能會最高達到8千億。我回顧了一下:一年以前民政部公布2014年的GDP還是千分之一,我一直不同意,然后到民政部開了會,我跟他們說我覺得千分之一不對,我起碼算出了千分之七。最后我覺得是有些推動的——今年數據公布晚了一個月,去年GDP是600億,前年570億,今年公布的數據是全國社會組織收入2900億,2900億是什么概念?占GDP千分之4.3,這一年GDP從千分之一到千分之四點三是我的貢獻。


      公益慈善組織不要妄自菲薄,要建立自己的主體地位


      統計系統有問題,統計系統指標沒有確立,現在是馬教授在做,要拿出民間的統計指標,我覺得這一次對會議沖擊最大。貢獻最大的是楊平,楊平出思想了,他提出了主體的地位:政府來給錢,資本來給錢,就是說在這么強勢的政府和資本面前(這里不評好壞,不去評論對錯),作為一個行業部門,你有沒有自己的主體?美國當然不用講,美國社會組織GDP是10%以上,從業人員是10%以上,作為一個行業的主體,地位是很強的,價值作用也是很強的。那我們這個千分之一算什么?楊平今天上午又對這個問題做了深入分析,他說13億人、14億人是公益慈善的市場,因為每一個人都有公益的需要,這種社會服務已經不是純粹的公益捐款然后去做搬運工,大量的公益組織、服務已經和公共服務對接了,13億的公益慈善行業市場,我們怎么就做不好、做不大呢?我們就搞一個千分之幾在那里沒有意思,真的是凸顯不了主體性主體地位。


      楊平的這一句話會成為我們行業發展的目標。我們做了一個好公益平臺,但我感覺眼界還是不夠,我只是說應該把優秀的公益創新產品市場化,讓它做大,讓更多人受益。因為市場是斷裂的,我們要把產業連接起來,把通道打通,這樣的思路是對的。楊平一提,我覺得目標就清楚了,提高了一個數量級,非常感謝楊平對大會的貢獻、對行業的貢獻。


      既然說到這個話題,我們要想到我們的責任、面臨的挑戰,作為公益部門,基金會的數量非常小,現在60多萬家社會組織,咱們基金會才五千,數量非常少。但是基金會是一樣的,它是社會創新的發動機?;饡獙崿F楊平同志提出的“走向主體地位”,而不是朝鮮的主體思想,我們面臨著什么機會?有什么挑戰?


      大機會:社區基金會、家族基金會


      我覺得社區基金會是一個大機會。美國社區基金會數量不多,有700家,但是700家社區基金會幾乎覆蓋了每一個城市,它對城市社區的發展有非常大的作用,它是居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還有,美國社區基金會實際上并不是一個人人公益的機構,項目可能會覆蓋到很多人,但是支持社區基金會的是有錢人。美國的社區基金會是專業機構,專業慈善機構幫助富人打理慈善財產。紐約社區基金會成立于1924年,到現在有90多年了。它就叫紐約社區信托,有2000個慈善信托在紐約社區,你進入到社區基金會這個樓,2000多張照片,2000多個捐贈人、委托人(慈善信托委托人)的財產放在這里。它現在有幾十億美元,這些錢是不用掉的。它不是公募基金會募進來的錢,是一個永久性的、不動本錢的信托基金在社區基金會。


      所以如果政府有做社區基金會的積極性,我們就可以把這個基金會做起來,利用社區基金會把慈善信托做起來,這將是非常有效的。很多有錢人就不用自己辦基金會,你做委托人,社區基金會做受托人,我幫助你打理慈善財產,按照你的意愿做事情就可以了,這是一個大機會。


      第二個大機會是家族基金會,中國第一代富人開始考慮財富傳承問題了,財富怎么安排?比爾蓋茨在北京談話,他說在中國勸富人捐財產比在美國難,這句話怎么理解?美國富人大部分是財富繼承人,是一個家族繼承財富,而中國的富人基本上是第一代創富者,這個財產怎么安排,老子說了算,兒子插不上話。所以家族基金會在財富代際傳承的時候在中國有大發展的前途的。


      大家要記住,家族基金會是真正順利創新,家族后人要繼承先人的光榮與夢想,一定要把基金會做好,不能辱沒先人,家族基金會是拿自己的錢做事,敢于慈善創新、承擔風險,出了問題也沒有人找他的麻煩(因為這是他自己的錢)。就像比爾蓋茨拿大量錢投資一些藥品的研發,失敗了沒有關系,成功了讓很多人受益。家族基金會沒有腐敗,為什么呢?因為腐敗是從別人口袋里把錢拿到自己的口袋里,而家族基金會是從自己IDE這個口袋拿到那個口袋,這不符合邏輯,所以家族基金會會得到大發展。


      第三,基金會財產的保值增值?;饡痛壬茣汕|存量資產,兩千億存量資產年回報率只有2%左右,低于通貨膨脹,這實際上是縮水,所以要讓慈善財產保持增值,依法運作,這個運作要解決一些觀念上的束縛,要打破道德綁架,要提高管理人員的責任心,同時要建立平臺,還要建立為慈善機構打理財產的投資理財平臺,這是非常重要的。



      瓶頸:專業人才、稅收優惠


      最后有兩個瓶頸,我們的發展面臨兩個大的瓶頸。


      第一,成立這么多機構,去哪里找專業人?這是一個大瓶頸,不會干會干壞的,這個大躍進是不行的。一定要把人才短缺的瓶頸突破掉,如何讓大家拿出更多的資源投入到人力資本的提升上是非常重要的突破。


      第二,稅收優惠沒有到位(現在基金會的投資收入要收25%的企業所得稅。),這個瓶頸是政府放在那里的。將來的私人基金會,我可以捐很多錢,捐錢我要理財,而理財結果是什么?舉一個例子,普通基金會30年前財產是80億,30年以后財產是120億,30年之內用的錢是160億,這是要滾動發展,要通過投資理財。


      老?;饡耙欢螘r間有一筆股權轉讓收入,最后政府從財務賬上(這個政府稅收吃緊)到老?;饡阋稽c稅,其實這個稅已經過去了,結果一翻補交2.5億稅,要交800萬滯納金,老?;饡蛔防U2.5億投資收入所得稅,股權轉讓所得稅又補交800萬。民政部出來協調也沒有辦成,這個財政稅是這樣搞的。結果因為這樣的原因,基金會有錢做大了也沒有戲,現在有人注冊基金會到我這里咨詢,有的人10億、5億,我說都不要這樣干,就是200萬不要多,多了死得很難看。


      今年有三個案例。 2008年盧德之注冊2個億辦基金會是中國最大的非公募基金會,他宣布要實現5年20億,10年100億,現在8年過去了,變成了5千萬。他自己要求民政部注冊資金縮5千萬,資金沒有抽回去,注冊資金降到5千萬,否則沒有辦法玩。年審是要求不能低于注冊資金,低了就要補,補不回來年檢就通不過。安利基金會、萬科基金會這兩家都是從一億減到五千萬,這是趨勢。財政部稅務局有兩個通知,一個是免稅收入通知,一個是免稅資格通知,2009年出來的,2009年出來以后到現在情況是怎樣?陶澤統計了1900多家非公募基金會,6年來,非公募基金會出現什么趨勢?


      微小化的趨勢。65%新注冊的非公募基金會,65%的200萬取最低數,這是因為沒有錢嗎?不是的,取200萬多多省心,200萬拿到了一個資格,企業照樣賺錢,企業賺錢了再捐,再捐可以免稅,我為什么拿到基金會扣稅,這個毫無道理。


      我在《慈善法》實施之前寫了一篇關于稅收,投資收入落實慈善法免稅資格的文章,已經有反應了。這個問題我一直在喊,怎么開始喊的,從2007年底,南都基金會成立,我們就把投資收入變現,一變現就要交企業所得稅,我們是以身試法,自殘式地推動這個變現,然后2009年財政部、稅務總局出了兩個通知,我又聯絡24家基金會,聯名給財政部稅務總局寫信,給國務院寫信,要求國務院對財政部稅務局兩個文件的合法性進行審查。我一直在推,我希望在座的、我們大家一起喊好不好?《慈善法》有了,為什么還不免稅?這是沒有道理的,全世界也沒有這個做法。


      對明年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提三點希望


      第一,要更專業。希望有一個更專業的團隊,甚至是注冊成一個實體機構來運行。這一屆做得不錯,有很好的基礎,希望更專業。


      第二,要更開放。開放到是“公”的“母”的都來,草根NGO也來,特別希望下一屆讓上個世紀活著的,現在沉睡的、那些很大的官辦基金會也來,讓他們來受教育。希望要開放,一定要請他們來,天天去拜訪。


      第三,要更加彰顯我們公益行業的主體性,主體的力量。


      謝謝大家。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博
      大胆西西裸体美女人体_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_FREEHDXXXXMOVIE_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