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

      從助學扶貧到全人關懷
      2015年12月09日

      2016年11月23日,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2016年會在上海圓滿閉幕,此次年會無論從議題設置還是服務形式上來說都得到了業內人士的廣泛好評,我們將陸續整理出此次年會的精彩內容,供大家回顧和體會。本篇為您呈現23日平行論壇——“從扶貧助學到全人關懷——中國教育公益新思維、新方法”。


      嘉賓

      梁曉燕,正榮公益基金會、自然之友理事

      秦榮華,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執行副理事長

      潘瑜,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

      周淑禎,北京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發展顧問、資深社工督導

      張暉,聯合技術公司亞洲可持續發展與企業責任總監

      中國歐盟商會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主席

      楊春燕,新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申宇,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秘書長

      劉曉丹,四川師范大學及北川中學畢業的“寒梅生”

      浙江省人才發展研究院秘書長


      承辦機構:浙江省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


      圓桌討論:教育公益新思維、新方法


      主持人:唐韻鵬,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

      嘉賓:

      梁曉燕,北京市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執行理事,正榮基金會理事、自然之友理事

      潘瑜,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

      周淑禎,北京西部陽光農村發展基金會發展顧問、資深社工督導

      張暉,聯合技術公司亞洲可持續發展與企業責任總監,中國歐盟商會企業社會責任論壇主席

      楊春燕,新教育基金會秘書長

      申宇,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秘書長

       

      梁曉燕:公益的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教育公益的規?;谑裁匆饬x上是必須的?在什么意義上是合理的?在什么意義上不是非此不可的?我覺得這個問題需要分析著談?,F在規?;暮袈暫軓?,也有很多長期做的組織,大家的分析并不在于我們一般性地說不應該規?;?,不是這個問題。大家都認為,只要能做多,影響得人多更好。

       

      但不斷困擾我們的是:教育是一個長過程,教育的效果是看對一個人影響的深度、時間的長度,以及和他生命觸及的程度。我們就在想,有一些項目可能還是有一些區別,包括今天我們的主題,是說我們需要一個陪伴、全人發展。我們的公益項目相對來說是從一個側面進去,相對比較短、比較輕,是他人生成長中的一部分。


      我們想,這究竟是一個公益使命相符的選擇問題?還是對公益認知程度的問題?你程度低,不夠,需要提高?還是對公益使命選擇的問題?我們希望陪伴著一群孩子,更加長遠的、深度的,對他們的生命更負責任的陪伴?還是某一個側面?究竟會發生什么,我們不知道,我們取的一個或然性。這里有一個問題,究竟這個選擇價值上有高低嗎?

       

      第二,在公益里,或者說它得到公益的評價,在一定的條件下是不一樣的,這種評價對于做事情的人來說,是應該非常在意?還是他更多遵從自己內心的東西?這沒有確定的對和錯,也沒有確定的一定該怎么樣。所以關于規?;?,很多機構在討論?!靶《赖墓骓椖?,都是花拳繡腿”我沒有細看,但說明這個話題很熱。

       

      我“要”小而美和我“只能”小而美,這是兩種態度

        

      為什么規?;膯栴}那么突出?因為這確實涉及到公益機構的自我要求,自我提升的問題。小而美是容易滿足的,是容易從中感受到自己的。你很可能在一個舒適區,而規?;翘岢鎏魬鸬?,是要讓你整個的工作思路、流程,整個的設計,并且你所有資源的對接方式,都發生大的變化,這種變化對很多團隊來說確實是挑戰。所以我覺得從這兩個角度來說,你哪怕說要做小而美,也必須經過了所有的思考,挑戰,經過了論證,之后說這個小而美就是我負責任的一種選擇,而不是說因為我只能做小而美,所以我就做小而美,這是不同的態度,也是不同的應對方式。

       

      另一方面,對于規?;?,最近有一篇文章,關于規?;膸讉€階段,每個階段的挑戰是什么,是怎么應對的,對于這個問題,那篇文章做了非常坦誠的敘述。在這個文章成形的過程中,我跟他們有過很多討論。接下來,我們想召集教育類的同行們,討論規?;奶?、規?;恼鎸嵉暮x,除了數量、點、鋪的面,除了一般理解可能會產生的問題,規?;蟮?,它真實的含義,還應該發掘出一些什么?

       

      第三,規?;姆绞?。他們提出了六種規?;姆绞?,我后來又補充了兩點。也就是說規?;⒉皇且粭l既定的路,不是一條規定性的路,而是一條探索性的路。所以規?;暮x究竟是什么?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地探討。

       

      我們新教育基金會,真愛夢想基金會都是在做規?;?,時間很長了,非常有成就,同時又有他們自己的章法。其他的,像我們現在討論的,基本上不是一個很大規模的,而是一個點上的工作。我想,如果今天真的不一定就這個話題,我想跟教育同行分享什么?這是我最近非常投入、非常焦慮的事情,到現在為止我沒有想得很清楚,概括不出來一個系統的想法??墒?,我覺得這個話題的提起,讓我和多方公益同仁們進行交流,對我很有啟發,也給我很多沖擊。所以我覺得這個挑戰來得很對,也很及時,并不簡單。

       

      周淑禎:我們小而美,但是我們每天面對的孩子不多,五千個左右而已,我們在每一個學校放了兩個駐校社工。我回應這個問題——我們如何規?;?,我們做了幾點探索,如何從過去的支教模式轉變為駐校社工。

       

      規?;?,我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度化。我們建了一個完整的SOP,標準是應該做哪些東西。第二,我們開了社工課,孩子需要什么,我們給他什么,包括品格教育,性格養成。如果我們的社工覺得這個內容不大合適,他可以修改,我們歡迎他們因地制宜去修改。第三,我們會衡量規?;a生的效益:我們陪著這個孩子成長,他的行為有沒有變好一點?寫功課的比率有沒有增加一點?這都是我們過程中的衡量指標,目前我們正在做面向規?;恼{整。

       

      張暉:我從企業角度思考,聽了以后,受的啟發蠻大的。我覺得談規?;?,是不是談一下效率問題還有機構的體量問題?第一,我不知道你如何定義規?;??5千人算規模嗎?5萬人算嗎?50萬人算嗎?我個人不太建議脫離機構的實質性,還有業務的核心優先級以及核心利益相關方的需求、體量,如果沒有這些因素在前,談規?;囊饬x不是太大。

       

      規?;?,我們換一個詞,可復制性,不是數字上的規模,可能是一種方法,比如真愛夢想、西部陽光,很多時候不一定是項目本身的硬件規模,有可能是其中可傳播的規模,我們談規?;翱赡芤勑屎瓦@些因素。

       

      提一下困擾,我們這么多的公益組織都在助學,有沒有機構能夠評估一下,所有人投到一個地方,能有多少項目?這些放到一起,每個報表可能都很漂亮,但是合在一起的時候,對這個固定群體產生的影響到底是有效的還是無效的?

       

      所以規?;牡诙€挑戰是協同化,這不是一個人的協同。沒有任何一家企業和教育機構或者公益組織能夠把一件事包在里面,所以很多時候談規模要看我們企業的能力是什么,是不是把有限的能力發揮到最大價值?我是不是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選擇產生更多交集?大家是不是可以把這些規?;臇|西進行梳理。另外回到小而美,我們是不是談一點實在的東西。

       

      申宇:如果說規?;?,我們可能有一定的規模,也引起了社會上的一些關注,我想規?;覀冊趺炊x的,是從數量來說嗎?其實今年一年做得都挺累的,27萬花了,可以說我們白天做的事,晚上做夢可能都是想著這個事,所以規?;怯写鷥r的,對我們來說是不是可持續的狀態也是一個問題。

       

      規?;绻娴氖菑臄盗康慕嵌仍u測,今天已經有2500家的學校,我們是不是做到1萬家、2萬家才是成功?真不是,是看我們創造多少價值,帶來多少影響力,甚至我們精耕細作的部分是否深入到每個人的人心,做有質量的部分。真愛夢想還是有很長的道路要走的,我們自己想重新定義規?;?,我們的速度不會像一年450家、500家這樣的速度了。我們做的就是生根,跟多方合作,做一個共創,做品牌型基金會應該做的事,這也是我們思考的事情。

       

      楊春燕:對我們小基金會而言,我們可跟在座的各位有點不一樣。我們是在有目標、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去做,慢慢地擴大,規?;?。我們是零基礎,機構目前來講的是寬進寬出,我們上海有一個學校,蠻認同新教育的理念,但是上海畢竟是沿海城市,它吸收的資源更多,認為已經不足以滿足它的需求,就退出了。我覺得很好,這可能也是一線老師,不需要被動地監管他什么,他可以主動地來,我們更多的是需要學會跟在座的同行學更多的,如何更好地去監管他們,把規?;姆绞?、效果體現出來。

       

      潘瑜:謝謝各位老師,實際上剛剛申宇老師說的,我非常認同。新華愛基會的“撿回珍珠計劃”經過13年發展,從最初每年幫助21個學生,我們一直都在成長,今年幫助了6800名珍珠生,剎不住。2010年,我們設立了一套評估指標和方式,已經有一些很有效的經驗累積。今年開過好幾次的反思會,主要討論明年如何把我們資助的數量降低,不是每年6千多,我們想控制在每年5千5到6千。這是我們評估以后,基金會以現有的管理模式和人力資源能做到最完善、最合理的數字規模,這是我們新華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謝謝。

       

      梁曉燕:我還有一個補充,我特別想跟大家分享這兩年來的一個新發現,教育公益和教育。原本我們作為支持方,學校是作為接受方,我們看到隨著教育創新,包括更多地對教育的呼聲。而且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在有一個很大的,我認為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教師自組織的出現,在我的觀察里是呈幾何級數增長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是我們教育的變革,推動教育創新,推動學生狀況的改變。

       

      公益組織是我們工作的源發動力,但是如果每個地方的老師能夠通過我們的工作,彼此找到同道,找到繼續往下走的支撐,通過他們聯系更多的老師,體制內、體制外。教師也不完全被行政力量控制,教師還是有一定自主性的,包括新教育,它不是一套完整設計的教育項目,總體來說你們多個實驗區,這么多年以來我大概接觸過一些,通過新教育培養出來的、跟著新教育走的幾萬個老師有吧?這些老師都是當地的好老師、有影響力的老師。雖然不在你的項目中,但是在他的學校中,雖然沒辦法計量,但是是存在的。我們如何激發自組織、在關鍵環節上幫助自組織?

       

      今年我們支持教育初創期的公益組織,我們會給那些關鍵的老師、有行動力的老師、有想法的老師們,給他們直接的支持。把他們作為教育公益大生態當中非常能動的因素。我相信不只是出現在這兩年,只是過去我們的視野里沒有這個的存在,我們看不到他們。去年的教育公益年會,是我第一次明顯地感覺到有這股力量的存在,因為你感覺到了你就去觀察、深入了解,他們的作用挺大。去年的年會上我們把它納入了工作交流的群體,明年這方面的份量會更重。

       

      這可以看到我們整個公益的大生態在發生很多變化,這種變化已經從穩定的,有的是機構型的、有邊界的、固定的到組織型的,相對規模大的;同時邊界相對不是那么清楚的到社群型,雖然更散,但是能快速集結的,這些都應該納入到公益的考量范疇。這是驚喜,看到原本不在視野當中的東西,也對教育公益產生另外的想法:是不是所有的事情各機構做?一個機構的能力怎么放大?這都在給我們提出很重要的挑戰,也是警醒,同樣肯定是給出新的未來。

       

      提問:規?;赡苤皇峭緩?,我不知道各位是什么想法?企業如何更好地考量這個問題?

       

      提問:技術條件變了,量變了,在兩個條件已經變化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是要重新思考作為公益組織原有的使命?

       

      提問:現在的階段有一定的市場基礎,有自己原創的平臺和公益產品,這個時候我是否合適引入資本或者引入支持,來擴張我的教育項目?

       

      梁曉燕:當然應該,如果你已經感覺到了這個必要,而且你的能力是有進一步潛力的,你的團隊有可能繼續擴大,并且這個東西對你來說并不構成最短的板,這個很自然。需求就是含量,需求是無邊的。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不是需求要不要,教育需求永遠要,問題還是在于匹配的條件合不合適,這個要由自己判斷。

       

      另外一點,有的人說跟使命相關,也跟這個相關,有的人心里的使命是整個社會為邊界,有的人的使命是心理滿足,我的感覺,和對我周邊的人群,人的使命不一樣,這個東西你要問自己,你內心讓你想要擴張的動力來自哪里?是你內心要的東西嗎?如果要,爭取你的資源。

       

      提問:我有個問題想問一下申宇老師,我們開發一個助學班,每個助學班配一個管理員,我們的孩子都是孤兒和貧困的,很缺愛,夢想中心對我們來講,在硬件上的投入其實不難,但是整體來講,怎么樣獲得學校老師的支持?因為他有自己的事情,再去支持我們比較難。另外一方面,我們主要是改善衛生習慣,本地的這些人文化程度不高,能力不強,給這些孩子提供正常的、更多的愛也很難。我們的孩子又是住校,一天到晚,周六周日有一些學生不回家。我的問題是,他們的時間很多,但是本地管理員的能力比較差,老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整個如果說支持一套軟性的服務,成本會很高。

       

      申宇:現在真愛夢想面向的群體梁老師清楚,我們主要在區縣的中心學校,所以我們的課程對老師的素質要求是蠻高的。我們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也要提高老師的素養。上海周邊我們有40個打工子弟學校,但他們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招募志愿者,他們的水平是層次不齊的,如果你們需要,我們是開源的,可以免費拿去用,是不是匹配一下老師和生活管理員的水平。

       

      這么多年,我們一直在探索,你剛剛說的最關鍵的問題是教育生態的問題,真愛夢想2500家是正態化的分布,教育局不重視的這種情況就是二八情況中的20%,我們在做區域化的運營,希望區縣打造整個區域的運營,從局長到校長,他們都是非常重視的,重點的區域我們扶持一個示范區和示范校,在哪里都存在這個問題。

       

      剛開始,我們可能是不挑的,但現在我們會有一個風險評估機制,我們需要跟校長有一個電話的訪談,他如果不是想做教育,而是政績,我們也會有這樣一個路徑。

       

      潘瑜:關于剛才的問題,我也蠻有感觸的,我們對于合作學校也有風險評估,學校申請過來,我們會到學校做實地的考察,有針對性才會真正滿足到不同的需求。


      農村小規模學校如何復興?

       

      梁曉燕:教育公益最近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動向,大家知道,現在比較重的教育項目一般落到鄉中心校,現在大部分處于被放棄的狀態,但我們應該清楚,這是教育公益被放棄的一部分,最后的15%。有一些公益組織在推農村的小規模學校復興,就是以村小,甚至學生多一點的教學點,公益組織在中間如何組織資源。關鍵的問題不在于外部資源的建立,在于那些被放棄的校長和老師如何把他們內心的東西激勵起來,想做,外部的資源就接得上。

       

      出乎我意料,不到兩年的時間,現在已經正式進入聯盟的是280所,跟聯盟有關的是600多,前提是校長主動申請,學生、老師們有積極性,這個狀態下,關于農村小規模學校如何復興是重要的內容,農村學校一定就比城市教育資源差嗎?如果是開放性的教育資源,我們從全人教育的理念出發農村教育有沒有可能?尤其是村小,人少,班小,老師充沛,這種情況下有沒有可能走出另外一條教育之路?這個問題我覺得在教育變革、教育創新的情況下,會有另外一個考慮?,F在互聯網能夠帶來教育資源,解決了很多問題。怎么組織互聯網課程?這些都在嘗試,而且以學校為主,公益組織輔助,讓各種資源方加入進來。小規模學校聯盟做一個很好的平臺,這給我們帶來了農村教育改善的另一種思路。

       

      還有鄉以上,縣兩層學校的行政化很嚴,課程的量很大。教育公益又有一種新的探索,在大的鄉鎮縣,提供課外課程的組織和機構最近幾年也在大量出現。我今天特別想說的就是整個公益的大生態,然后我們選擇在這個生態里站在什么位置,會和周邊哪些生態發生聯系。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博
      大胆西西裸体美女人体_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_FREEHDXXXXMOVIE_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