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

      呂朝:公益孵化器的創想與實踐
      2009年10月28日 作者:呂朝

      大家上午好,很榮幸第一個發言,介紹一下我們剛才講的一長串的名字,我們簡叫NPI,我講一下NPI的實踐。

       

      NPI的工作其實這幾年做得內容還比較多,最近我們剛剛在做一個新的戰略規劃,我們的同事就希望能夠用一句話來概括我們到底在做什么,所以這一句話基本上是可以這么來講的。我們這兩三年就在做一件事,就是推動構建一個政策鼓勵、資源匹配、服務齊備、輿論推崇的公益創業的支持性體系,我們把它叫做/比喻成一個社會硅谷,這個題目本身很大,我下面會具體來介紹。

       

      我和我的同事一直對非營利事業的發展是很樂觀的,這個和國內很多同行的觀點有時候不太一樣,有時候我們參加一些研討會,總是聽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覺得我們這個行業發展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事實上從我們的角度來講我們總是充滿信心的,我經常有一個比喻,說現在中國正處在非營利事業大發展的前夜,所謂前夜就是還沒有大發展呢,但是快大發展了,所以我覺得在座的各位還有很多我的同事,事實上在這個時候進入到公益領域,不光是你自己生活的選擇,還有所謂奉獻完成使命,其實就是從你的一個擇業,這是一個很好地進入非營利領域的擇業的時機,就是因為可能在將來的五年到十年,我們認為這個行業會有飛速地發展,所以你這個時候進入這個行業機會本身就很好。

       

      我們的樂觀是來源于這樣幾個判斷。

       

      一,社會公共服務需求的迅猛增長所加速的政府職能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從來不是很順利的,或者說是非常地發自內心的,但是公共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其實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外部壓力,使得政府發覺自己可能不一定能夠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

       

      二,民間的問責壓力下,勸募市場隆重的逐漸打破,實際上勸募市場的打破,從來不是自發地就被打破了,而是因為有很多的壓力,使得勸募市場的隆重不斷在打破,這個壓力事實上也加上企業的CSR和非公募基金會的興起,就是這次的大會我們討論的一個重要的話題,就是非公募基金會的興起,所以從資金來源上,事實上也是意味著公益事業的發展進入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轉變的時期。

       

      三,我們是從人才的供給的角度來看,就是說以崇尚社會企業家和青年志愿者為表征的民間公益熱情的噴發和就業壓力下凸顯的社會組織的就業功能。因為現在的這個就業壓力很大,所以現在各級的政府,包括我們自己NGO內部也在大談社會組織的就業,事實上這個將來會形成一個很重要的行業,所以就不僅僅是一個完成使命、獻愛心的一個場所。

       

      所以基于以上的這樣一些認識,我們認為這個公益事業的發展或者非營利事業的發展前景是非常樂觀的。但是我們認為非營利事業的發展的路徑是什么樣的一個路徑呢?我們認為在非營利事業發展的初期,拓展增量比改革存量更重要,而最終增量的競爭壓力會促使存量的改革。什么叫增量?我們認為就是新加入到公益領域的新觀念、新模式、新資源、新人才,當然最主要的是新機構,就像30年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之初的時候我們也是去諷刺那些民營企業,說他們是個體戶、說他們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但是三十年后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忽略民營經濟的這種支柱型的作用。而當民營經濟、外資企業發展了以后,其實國營企業也在改革。那么就像發展市場經濟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體是要發展企業一樣,那么發展公益事業我們認為很重要的主體就是發展NGO,就是我們講的所謂新機構。

       

      新機構怎么才能夠發展起來?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沒有辦法一一介紹,我想介紹一下就是在之前的十幾二十年,我們有兩種公益的產業鏈的劃分方法。

       

      一,政府主導型。那么政府主導型的一個公益產業鏈事實上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是顯而易見的,我就不贅述了。

       

      二,INGO主導型,也就是由國際組織,國際資助型組織主導的這樣一個鏈條,事實上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尤其是由于INGO,國際NGO它的法律地位遲遲不能夠得到解決,所以它資助的草根組織也會面臨著一些身份的質疑等等。

       

      那么現在由于非公募基金會的興起,我們發現在國內出現了另外的一個鏈條,我們叫本土資助型機構主導型。那么在本土資助型機構主導型這樣的一個鏈條里面,我們就發現事實上我們的草根組織就有了很多的機會,因為在前兩個鏈條里面,草根組織能夠自己發揮自己的能量去創造性地解決社會問題的機會并不多,既使是在國際NGO資助主導型的這樣的一個鏈條里面,事實上也并不多,原因我就不細說了。

       

      那么在這樣的一種非公募基金會興起的過程當中,事實上也需要一種新型的組織,我們把它叫支持性組織,或者叫中間組織。那NPI包括NPO信息咨詢中心等等,我們都是支持性組織。支持性組織它一方面為資助型的機構提供這種咨詢、項目篩選、監督這樣的服務,同時也為專注于項目操作的NGO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比如說培訓還有我們做的孵化服務。

       

      這個圖事實上是想說明,作為一個支持性組織,它應該根據NGO發展的不同階段去提供他的支持性的服務,那么NPI它只是在初創期,在NGO發展的初創期提供這些服務。災后重建以后我們聽到了很多專家還有同行在講草根組織事實上能力太弱。然后有一些人也很失望,事實上基本上他們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草根組織發展到現在為止也只有一兩年的時間,也就是說它大部分都處于初創期,我們不可能要求一個初創期的機構像一個成熟的、非常規范的機構這樣要求它,這也是不現實的。

       

      孵化器的模式其實就是來源于對初創期的NGO的需求的一些了解,那么我們發現在初創期的這些機構事實上都有共同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沒有場地、沒有設備,因為他沒有品牌所以也沒有資助,然后他缺少能力建設,沒有辦法跟政府溝通,所以他很難注冊等等的問題。所以孵化器的建設和當時的設想就是要解決這樣的一些問題。

       

      這個是我們的孵化器的流程,也就是說剛才廖曉義老師講的,我們這個雞蛋是怎么樣孵成一個小雞的,到后來我們發現既使是在初創期,一個NGO它還是可以分成不同的階段,而孵化器也只是在初創期的某一個階段會起作用。比如說我們還有萌芽期、策劃的籌備期,包括出殼以后的磨合期,事實上都需要這樣的服務。

       

      那我就給大家展示一下我們這個小雞,有很多非常優秀的機構,它們今天可能有的也會分享他們的情況。那么這個是我們在北京的孵化器,新入殼的一些機構,他們可能更加地有吸引力。

       

      這個是NPI現有的一些格局,我們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成都都開始做孵化器的這樣的一些工作。

       

      最后一句話,我個人認為事實上創新是草根組織的立身之本,但是創新是很不容易的,孵化器這幾年的實踐可以驗證叔本華對每一個真理生命歷程的總結。那句話我覺得特別喜歡,也想跟大家分享。他說首先真理是被嘲笑的,然后真理被強烈地反對,最后真理被看作從來都是這樣地不言自明?,F在我們的很多實踐得到大家的認可,好像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事實上我相信其他的同行的創新,也都沒這么容易,謝謝大家。

      掃描二維碼
      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
      掃描二維碼
      關注微博
      大胆西西裸体美女人体_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_FREEHDXXXXMOVIE_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1. <td id="wg5k4"><option id="wg5k4"></option></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