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謝謝大家,會議給我這樣一個機會,本來應該是我們一個主任徐英來介紹我們最近的一個新的項目,她有事不能來,所以這個滿頭白發的老太太就只好自己親自出馬。
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是中國第一家民間婦女組織,成立在1988年到現在已經是21年的歷史,我是這個組織的創始人,現在是理事長,所以21年的時間,所以頭發就從全黑變成了全白,這么一個過程。
這個民間組織是以心理咨詢和社會工作結合起來服務于婦女群,弱視人群的這樣一個組織,我們在1992年就開通了中國第一條婦女心理咨詢熱線,以后我們做了很多家庭暴力的,還有性騷擾的受害者和單親家庭,貧困單親家庭等等的婦女的工作,從2007年開始,我們關注到一個新的群體,這就是我們現在今天要介紹的這樣一個項目,那就是說農民工家庭的,對農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的問題。
過去在20年代的時候,那個農民工進入城市主要都是打工仔,打工妹這樣進來的。到21世紀以后,它就成為了有一種新的趨勢,就是居家一起來,帶著老婆孩子一塊進來,所以在流動人口1.2億的人口當中,隨父母進城的農民工子女就有2000萬,那么接受義務教育的農民工子女,在北京就是38萬,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地擴大,我后來2007年的時候我看到了,美國(注:NPP是設立在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下的專項基金)也有一個NPP的咨詢公司,它做了一個調查,就是2020年的時候,中國的所有大中城市,農民工二代、三代的子女會占到人口的一半,那么在北京和上海這幾年來,新生兒童的出生率65%到70%農民工子女,所以這個情況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那就是說這個農民工進城以后,他們要留在城里,安家落戶成為城市的新公民,以及成為社會的一種趨勢,對于這一部分人群,如果說我們僅僅給他們一張書桌,讓他們接受教育,是僅僅不夠的,必須要培養他們一種公民的素質,這樣就教育。
否則他們永遠處在這個社會當中的這樣一個底層,這個社會的矛盾和沖突就不可能解決,所以我們就覺得這個農民工家庭教育的問題,是我們做了一個,2007年開始我們就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就發現存在著嚴重確實的現象,有一些子女家長把教育子女的責任都推給學校,他們不了解家庭駕高于和學校教育無法替代的,家庭是兒童的第一課堂,兒童的健康心理和人格啊是在童年期家庭當中形成的,因此提高農民工家庭教育的質量,對于農民工第二代在健康成長就非常地重要。
我們在調查當中了解到農民工家教當中,主要是確實的話有三個原因,一個是沒有什么他們忙于生計,第二是沒有知識,他們有的可能只有小學這樣的文化,第三,是沒有方法,為此我們就申請了兩個項目,一個是從美商會申請了項目,那就是開展設計了一個新的適合農民工家教的一個新的模型,那就是每日家教三個10分鐘,同時我們又從南都基金會申請的一個項目,就不僅是做農民工家庭的工作,而是把農民工的家庭教育,家庭的教育,學校的教育和社區的教育,三位一體作為一個聯動機制結合起來,來進行,這樣的話才能給他們創造一個很好的良好的生長的環境。
我們覺得根據農民工家教嚴重確實的狀況,所以我們能不能用一個最少的時間,而能夠達到家教的這樣一個目的,那么每日家教三個10分鐘是什么內容呢?就是愛的交流10分鐘,學習做人10分鐘,學習知識10分鐘,那么為什么家長要和子女進行愛的交流呢?家長是兒童的第一個老師,是兒童心理和人格的塑造者,家長通過愛的表達和子女的建立起依戀的關系,并通過這種關系讓兒童感知到什么是愛?為什么?和怎樣去愛人?愛生命,愛社會,在愛之下長大的兒童,他們會形成一種開朗的性格,意志健全,行為協調,自我意識良好,有公親能力和良好的人際關系,這些都是兒童心理健康的一個標準。
一是現在的農民工子弟,是已經成為了未成年犯罪的第一高危人群,第二高危人群是單親家庭,那么這些走上犯罪道路的青少年,大部分都是在同年時候得到部分不到家長的關愛,他的性格會變得懦弱退縮,孤僻或者變得冷酷無情,攻擊行強,具有反社會的人格特征,他們的犯罪主要是家教不當造成的,所以我們覺得要對子女進行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情感的教育,就是進行愛的交流,培育子女健康的人格讓他學會去愛人尊重愛護生命,確立起正確的人生目標。
為什么我們家長要教育子女學習做人呢?因為兒童長大以后,都要走向社會,在社會當中生活,與他人相處成了一個社會人,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的道德與行為規范,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法律和法規,這事是用來約束制約一個人的行為,維持社會的秩序,每一個社會的成員都要遵守,這些行為規范和準則,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公民,那么加強教育子女學習做人,就是學習社會的道德與行為規范,實現人的社會化,國家提倡的八榮八恥,以人為本的發展觀都是要學習的。
學習知識這個東西大家就更清楚了,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最主要的一個方法。
我們在2007年、和2008年在五所打工子弟學校開展的農民工,每天家教三個10分鐘的活動,所有聽過這次輔導課的家長,都對家教的重要意義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入戶輔導了,70多戶農民工家庭,他們的轉變尤其顯著,原來是幸福暴力家教的一些家長,不再對子女舉起拳頭,原來習慣于訓斥子女的家長,開始表達和子女的尊重和愛,很多還學會了表揚和激勵子女的進步,在南都基金會資助的朝陽第一新公民學校,我們還出了一個小明星,都在電視臺上,新加坡的電視臺,在中國日報上一個大頭像登出來就是邢育暉(音),他原來受到他父母的打罵,頭上都有一大塊包都不能長頭發,走路到溜邊,眼神都是驚慌的,打成這樣的性格,但是他學會了怎么樣?就是從父母那里學會就是說和別人的交往只能有拳頭,所以他在學校就打其他的,比他更弱小的孩子,就成為了學校很不受歡迎的一個學生,我們是進行了入戶輔導,幫助他的父母改變了這種用拳頭來教育子女的方法。
最后他在學校已經成了一個好學生,從來開始都是40多份,現在能考80多分,老師說他一天一個進步,而且在大會上,還能站起來講話,我們覺得真的是看到他的這種進步是非??上驳?。
這就是這個照片上就是他的。我剛才講的故事,上面的照片就是他的家,所有10平方米,一家四口就住在那里,我們進屋就只能坐在床上,這些就是我們進行家教三個10分鐘以后,這些變化的孩子發生的狀況。我們主要的工作就是在今年我們已經成立了一個紅楓新公民家長流動學校,這就是把我們已經成型的這一套模型,在別的學校進行推廣,這里頭進行了了6堂家長課堂,還有就是新手溝通的工作房,還有面詢和入戶輔導,入戶輔導是非常有效的,我們還編了一本書叫做農民工家教手冊,就是用最同通俗的語言來介紹這三個10分鐘,那么還是受到歡迎的,所以我們覺得2000萬兒童,如果說能夠把流動新公民家長流動學校,能夠都普遍開花,在北京300多所農民工子弟學校,在全國那么多學校都能夠推廣這樣的一個模型,那么會對農民工子弟的他們的成長為一個新公民,合格優秀的新公民會有很大的作用,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大家。